2017年第5期
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局编 2017年8月4日
【招商动态】
◆7月3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会见了超算中心项目董事长林庆新一行,就项目推进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7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会见了中原不锈钢产业园集团董事长李海卿一行,就项目签约落户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8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曾月兴接待了昆山江西商会会长涂海文一行,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10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会见了深圳赛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小兵一行,就项目推进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11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赴上海参加中国?上海举办的“正道清洁能源汽车项目——产城融合及规划与选址说明会”,会见了正道集团CEO徐建国先生,并就正道集团中部基地项目进行了洽谈。
◆7月11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曾月兴接待了深圳赛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小兵一行,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12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赴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拜会董事长张亦斌,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13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赴南京雅高集团拜会董事长张道林,就新能源汽车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17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曾月兴接待了客商邹晓东一行,就投资医药物流项目进行了洽谈。
◆7月18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会见了金坛大迈董事长吴建中一行,就江铃轻汽项目技改扩能升级事宜进行了洽谈;会见了超算中心项目投资方德国客商macro streng先生一行,洽谈项目推进事宜。
◆7月19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会见了天津卓朗大数据总经理肖冀邯一行,就项目推进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20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会见了建昌帮集团董事长梁斌一行,就项目推进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25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赴深圳沃特玛拜访了沃特玛创新联盟秘书长李瑶,就项目推进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26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会见了海利集团董事长李儒昌,就项目推进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28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建国会见了意中交流协会闫琳、刑伟一行,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28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曾月兴接待了上海太和水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攸娜一行,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第一招商团队:7月10日,接待了诚域集团董事长单总,就医药物流项目入园事宜进行了洽谈;7月18日,接待了上海棋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全总,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7月25日,赴深圳拜访了沃特玛集团秘书长李瑶,就项目推进事宜进行了洽谈。
◆第二招商团队:7月7日,赴上海拜访了同进互联网公司,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第三招商团队:7月10日,接待了台湾客商邱显钦博士、陈鼎元博士一行,就投资德镓/华镓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及太阳能组件项目进行了洽谈。
◆第四招商团队:7月15日,接待了上海仟丰实业陈总一行,就投资高分子材料、催化材料项目事宜进行了洽谈。
◆第七招商团队:7月20日,赴北京拜访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川郁,就“互联网+产业共享服务中心”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
◆第九招商团队:7月5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尧刚接待了昆山长鹰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启君一行,就项目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7月6日,接待了中原不锈钢产业园集团董事长李海卿一行,就项目签约落户事宜进行了洽谈;7月8日,接待了昆山江西商会会长涂海文一行,就投资苏赣产业园、显示屏偏光片项目事宜进行了洽谈;7月11日,赴上海拜访了正道集团CEO徐建国,就推进与迪比科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7月12日,赴苏州拜访了新海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亦斌,就投资红黄蓝LED芯片生产项目进行了洽谈;7月27日,接待了南昌实顺物流总经理漆小岗,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7月28日,接待了意中交流协会闫琳、刑伟、上海开多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文辉,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第十招商团队:7月10日,接待了江苏西楚实业总经理杨军一行,就热轧钢项目进行了洽谈。
◆专业招商一队:7月12-17日,分别赴深圳、佛山拜访了深圳星洲电子,佛山照明,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专业招商二队:7月5日--7日,赴上海拜访了上海电机学院洽谈电机智能化项目,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7月16-17日,农村工作局接待了深圳云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俊卿,就投资事宜进行了洽谈。
【招商成果】
◆7月5日,由客商王亿投资18000万元的汽车玻璃生产项目签约入园。
◆7月31日,由广东海利集团投资30亿元的年产30万吨不锈钢冷轧板生产项目签约入园。
◆7月31日,由广东海利集团投资5亿元的年产5万吨不锈钢磨砂板生产项目签约入园。
◆7月31日,由广东海利集团投资1亿元的年产5万吨304不锈钢管材扩能项目签约入园。
【他山之石】
切中痛点!省长亲自出马,省政协调研半年提交重磅报告: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的7大痛点,解决不了就别招商!
主要内容解读
一、痛点1: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偏高
建议:减少政策变动带来的隐性成本
省实体经济领域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偏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由于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缺乏全省统筹协同和有机统一,配套措施不同步,缺乏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有些政策“好看不好用”;税收、技改、研发、人才等政策性补助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企业普遍反映很难拿到相关补助。调查显示,有40%的企业不了解国家出台的降低企业成本政策。
二是行政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受“少做少错”的思想影响,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懒政庸政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省政府先后三批清理规范194项省直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但有企业反映,有些部门的“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并未真正取消,存在“不交费就盖不了章”。
三是企业隐性成本增加。有企业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劳动合同纠纷时,对劳资双方没有完全“一碗水端平”。
就此《报告》建议,构建公平竞争环境,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一方面,要增强政策制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预见性和执行的均衡性,减少政策变动带来的隐性成本。另一方面,对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等文件,省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每年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对未履职行为进行追责。
同时,建议省人大提请全国人大适时修改《劳动法》中关于经济补偿金的条款,弱化经济补偿金制度,强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赔偿金制度,保障企业的用工自主权。探索在省权限范围内出台对涉及雇佣“三期”女性员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在继续实施生育保险政策基础上,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其所聘请的育龄妇女合法生育期间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等方式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
二、痛点2:企业税费负担仍然较重
建议:全面清理规范行业协会收费
《报告》称,省实体经济企业税费负担仍然较重。2016年,省工业总体税负为17.17%,比全国(14.61%)高2.56个百分点。目前企业反映较多的主要是各种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问题,有待进一步清理规范。此外,一些地区行业商协会存在借助影响力收取会费、乱摊派等现象。
《报告》建议,规范税费管理,合理降低企业负担。鉴于有些企业工商登记为“个体户”,《报告》建议省有关部门在出台免征政策时,应对所有收费对象免征,而不应只针对企业免征;对于拥有税额标准自主确定权的税种,可尽量采取较低的税种征收标准,如对标江苏省的车辆车船税,省应采取较低的税额标准。
同时,建议省有关部门根据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情况,进一步完善统一全省的建设工程交易服务费、土地使用权交易服务费等收费政策;建议参照江苏、厦门等省市的做法,通过省政府规章或地方性法规修订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费标准。全面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和第三方评估组织收费。
三、痛点3: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较突出
建议:成立“广东中小企业银行”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较突出。《报告》介绍,由于全省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征信平台和信用评价体系,增加了银行核实企业资信的成本,影响了银行的效率。同时由于有些企业固定资产较少、担保抵押物不达标,以及财务制度不透明等原因,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调查显示,80.2%的企业未能获得政府融资担保机构的帮助,96.8%的企业没有享受过企业债转股政策。
目前,商业银行基于风险补偿考量,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20%。加之由于缺乏抵押物,企业还需要缴纳风险保证金、担保费、公证费等,企业贷款成本一般在10%以上。
《报告》建议,拓宽融资渠道,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探索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PPP)建立中小微企业转贷基金,重点支持中小制造业企业“过桥”转贷。建议将佛山、中山等地“过桥贷”的做法在珠三角地区复制推广。对于粤东西北地区,建议设立的基金一半由当地政府筹措,一半由省补贴。
同时,先行先试,由省政府牵头,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民营资本,共同成立“广东中小企业银行”,专款专用、专业经营,重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此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
四、痛点4:生产要素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建议: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开展“飞地经济”合作
《报告》指出,生产要素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主要体现在:一是人工成本刚性上涨。省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已经是印度的5倍、越南的3倍。调查显示,87.9%的受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是各项增加成本中占比最高的。部分企业反映“不涨工资,既招不来人又留不住人。但是工资涨上去,企业又吃不消”。
二是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当前政策限制工业用地分割出让,不允许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建宿舍,不利于企业盘活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此外,土地价格增长过快,也客观上加大了企业的用地成本。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工业地价总体水平是78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84%;而珠三角地区工业地价达到123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8.16%。
三是用能成本相对较高。省销售电价居全国第三,仅低于北京、上海。全省大工业用电价格约为0.7元/千瓦时,远高于广西、贵州等周边省份。
为此,《报告》建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降低要素成本。扩大售电侧改革试点,降低工商业电力用户进入广东电力市场的门槛,将参加电力市场交易的用户范围扩大到全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逐步提高广东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用电成本。
同时,建议制定适合省的高标准厂房政策,支持和鼓励各地建设高标准厂房,允许高标准厂房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登记和转让;建议适时调整《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广东省优先发展产业,使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70%执行。此外,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支持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开展“飞地经济”合作,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发展成果分享机制。
五、痛点5: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然有待加强
建议:推动“三合一”综合执法
《报告》还指出,当前省实体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然有待加强。一方面,很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平时不太注意保留商标的使用证据、知名度证据等,导致在发生纠纷时举证困难,难以启动诉讼程序。另一方面,由于多头分散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增加了企业维权成本,制约了执法保护水平。加之知识产权审判人员不足,案多人少的矛盾相对突出,导致部分案件审理周期长,影响维权效益。此外,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一种无形的智力成果,价值和收益有时难以评估。若赔偿较少,不但不能补偿被侵权人的损失,甚至不能弥补维权支出,严重挫伤权利人维权积极性,更使得侵权成本过低,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为此,《报告》针对性建议:实施专利、商标和版权“三合一”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打击侵权行为、处理侵权案件,增加侵权成本,产生震慑效应。加大维权奖励,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深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放管服”改革,着力破解知识产权代理队伍规模小、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行业环境。
六、痛点6:人才短缺问题仍然严峻
建议:建立常态化的企业家培训机制
《报告》还指出,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人才不够用、不适用问题突出,领军人才和能工巧匠紧缺。2016年底全省技能人才1088万人,仅占就业人员的16%,其中高技能人才不足1/3,技师、高级技师求人倍率超过2。技师学院主要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但仍统归为中职教育,尚未纳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不能与高职院校享受同等的生均拨款标准,也不能在同一平台上同时招生。
就此,《报告》建议坚持多措并举,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首先要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在实现普通技工学校纳入当地中职统一招生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技师学院和高职院校同一平台招收高中毕业生制度。其次要在更多职业院校推广实施佛山科技学院、东莞技师学院、顺德中德工业学院等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经验,把操作性专业课程设在企业生产线上,把实训基地建在工厂里,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专门性人才。
同时,针对当前校企合作难点,建议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进一步完善改革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评价标准,纠正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中存在的唯论文倾向,按照分类评价的要求,加强对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离岗创业人员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此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实施企业家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常态化的企业家培训机制,选送省内高成长型科技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高技术制造业创业人才到国内外学习培训;建议实施“南粤工匠”培养行动计划,在遴选、使用、待遇等方面与“珠江学者”同等对待;鼓励企业设立首席技师制度,大力培育优秀制造业技能人才。
七、焦点7:如何加速推动广东传统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建议:推进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
《报告》还建议,推进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提质增效。鼓励广东优势行业整合资源,打造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性电商平台,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采购、库存、营销和融资成本,更有利于推动广东传统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加大对具有代表性的B2C零售电商平台的支持力度,鼓励此类平台针对支柱性产业增加商品销售类目,拓宽广东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在产品零售端为广东企业争取主动权。建议对上述平台,在税收政策、建设资金、金融牌照、人才引进、信用信息共享、物流仓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